如果喜欢请点个关注吧!更多精彩内容,请点开主页查看!
最近上海车展开幕了。
场馆里挤满来自世界各地的汽车厂商和观众,中国本土品牌的新能源车型占据展台C位。
现场发布的数十款新车吸引不少西方媒体关注镜头,有人感叹中国车企的研发速度“快得让人跟不上节奏”。
这场展览原本应该成为行业技术交流的舞台,但某些场外因素让气氛变得微妙。
就在车展开幕前几天,华盛顿传出新动作。
4月2日,美国政府宣布对多国商品加征关税,其中中国新能源汽车被列为重点对象。
原本100%的关税基础上再叠加145%,意味着中国电动车若想进入美国市场,价格将直接翻两倍半。
这个政策出台时机耐人寻味,距离白宫上次调整对华关税尚不满两年。
欧洲人此刻正在咖啡杯里看到自己的倒影,美国发动关税战,想要削弱中国?德媒:结果适得其反。
德国媒体披露,欧盟内部最近频繁召开紧急会议,起因是美国对盟友同样举起了关税大棒。
钢铁和汽车两个领域突然被加征“对等关税”,这让德国车企高管们连夜修改年度计划表。
慕尼黑某智库研究员在社交平台吐槽:“华盛顿的贸易政策比慕尼黑天气还难预测——上午放晴下午冰雹。
大西洋两岸的贸易摩擦并非新鲜事,但这次情况有些特殊。
纽约时报总部大楼里,编辑们正在为头版标题争论不休。
他们拿到超市巨头提交的内部报告,数据显示全美零售业库存周转周期缩短了15%,部分门店货架开始出现空位。
某连锁超市CEO接受采访时直言:“关税就像高速公路上的减速带,车流变慢时最先堵住的是自家车道。”
压力开始显现效果。
华盛顿政客们悄悄调整了对话口径,多家美媒放出风声说关税可能回调至50%-60%。
这个数字依然高得离谱,但相比之前的245%显得“友好”许多。
贸易代表办公室的声明措辞变得含糊,用“阶段性调整”“动态平衡”这类词汇替代了之前的强硬表态。
中国海关总署的进出口数据照常更新。
四月份稀土出口量环比下降3.8%,这个数字在行业分析师的报告里被重点标红。
华尔街的交易员们更关注另一个数字——中国持有的美债规模连续三个月稳定在8000亿美元区间。
国债拍卖市场上,几家国际投行悄悄调整了风险对冲比例。
车展现场某国产车企的展台上,工程师正在演示自动泊车系统。
当被问及关税影响时,他指着正在流畅入库的车辆说:“我们的技术路线图规划到2030年,市场布局有多个备选方案。
”展厅另一角,欧洲某豪华品牌的市场总监盯着竞争对手的新车参数,转头对助手说:“帮我约柏林总部的视频会议,越快越好。”
日内瓦世贸组织总部最近灯火通明。
原本冷清的争端解决机构办公室突然堆满文件,工作人员不得不临时启用地下档案室。
布鲁塞尔的官员私下抱怨:“现在的贸易规则像乐高积木,每个人都在拆了重拼。
”东京方面传出消息,日本经济产业省正在重新评估半导体材料出口政策。
超市货架上的变化开始被普通人察觉。
加州主妇发现常买的中国产吸尘器缺货,店员推荐了越南制造的新品,价格贵了20美元。
底特律汽车工厂的午间休息时间,工人们讨论着刚宣布的电动皮卡生产计划,有人注意到电池供应商名单里出现了韩国公司。
慕尼黑啤酒馆里,几个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碰杯时谈起行业趋势。
“中国工厂的模具精度现在比我们高0.05毫米”“听说他们在墨西哥新建了五座厂房”。
啤酒泡沫渐渐消散时,其中一人突然说:“或许该去上海车展看看。”其他人放下酒杯,空气安静了三秒钟。
纽约证券交易所的电子屏依旧闪烁不停。
特斯拉股票在马斯克访华消息传出后上涨2.3%,福特汽车同期下跌1.8%。
芝加哥期货交易所里,铜价走势图突然出现异常波动,交易员们面面相觑——没有突发新闻,没有自然灾害报告,只有伦敦金属交易所的库存数据更新了小数点后两位。
北京某智库的闭门会议上,研究员们传阅着最新版全球供应链图谱。
错综复杂的线条中,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像血管般贯穿欧亚大陆。
有人用马克笔在墨西哥湾位置画了个圈,旁边标注:“新节点正在形成。
”窗外长安街的车流依旧川流不息,尾灯连成一条跃动的红线。
(免责声明)文章描述过程、图片都来源于网络,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,无低俗等不良引导。如果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如有事件存疑部分,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。